斗门宗教文化略谈

梁伟文搜集整理、赵超英摄影 点击率:1853

    斗门的宗教计有佛教、基督教、天主教和道教。上述宗教活动均始于当年的斗门地区政治、经济、文化中心斗门镇。

    佛教活动始于南宋末年(1279年),天主教活动始于清道光三十年(1850年),基督教活动始于清光绪三十一年(1905年),道教(先天道)活动则是在民国时期(1947年)开始的。新中国建立之前,斗门镇就设有佛教、基督教、天主教和道教,而上述宗教的主要场所更可追溯到一两个世纪,甚至8个多世纪之前。如基督教1907年斗门墟就有浸信会福音堂;1850年左右,上洲村就有天主教活动;佛教活动则更早,1279年“金台精舍”就是佛教场所;道教(先天道)则较迟,1947年才建立开展活动。

 

斗门宗教文化略谈(赵超英).jpg

 

佛教

    早年的金台寺,虽然设在山高路陡的黄杨山第二峰中腰,但香客摩肩接踵,盛极一时。不仅斗门附近的村民常来进香,而且连澳门的善男信女和中山坦洲一带以及新会都有不少人或为求偶、或为求子、或为求财前来进香。特别是每年五月初八龙母诞更为热闹,善男信女、游山玩水的游客,不下数千,醒狮七、八群,锣鼓喧天,香火不断,爆竹声不息。

    当今的新金台寺,建有大山门、天王殿、大雄宝殿、藏经楼、钟鼓楼、僧房、客房和斋堂等建筑。新寺金碧辉煌,坐山峰,临碧水,香火鼎盛,游人如织。新金台寺已成为斗门佛教的主要寺观和场所。

天主教

    斗门天主教约在清朝道光三十年(1850年)左右,由德、法两国在石岐的天主教会直接领导下设立的。初始,教堂设在斗门上洲村,两房一厅,泥墙瓦面平房,面积80平方米左右,有教徒10余人。民国十四年(1925年),石岐天主教会在斗门墟群众街建了一间土木结构、德式二层楼房的教堂,此教堂“为该镇西式建筑物之始”(《中山文献古迹》李仲渔稿),由此,在斗门墟设立了天主教会。随后,教会还在斗门墟镇设立“励志小学”,校址借用斗门天主教堂,经费由教会拨给。

    民国三十年(1941年)斗门沦陷,日军驻在斗门天主堂内,神父李仲渔及部分教徒返回上洲教堂。日军撤出斗门后,斗门天主堂又被国民党军队和地方武装人员占据驻扎,此后日渐破烂,至1957年被拆毁。

    上洲村天主教堂也于1952年由政府没收分给农民,改为住宅,现仅存一堵旧泥墙。从此,斗门天主教会全部瓦解。

基督教

    清光绪三十一年(1905年)基督教牧师、美国人杜心怡夫妇在澳门购置一艘电船,作为福音船到斗门、南水等地卖福音书。杜心怡去世后两年,牧师嘉理慰夫妇和斗门第一位信徒周照明,继承先师遗志,在斗门墟猪仔街租一间平房,设立斗门浸信会福音堂。1913年,嘉理慰夫妇和传道士胡汝昌以及周照明在斗门墟二马路购买了两间平房并拆建,创立了斗门浸信会。

    当时斗门浸信会是两广浸信会联会、中澳区浸信会领导的。

    斗门福音堂位于斗门墟二马路11号,砖木瓦结构楼房一间,面积160平方米,1959年曾停止活动,1985年12月经政府有关部门批准恢复活动。

道教(先天道

    先天道是个鲜为人知的会道门,又称无字道,是个女人组织。由该道道首梁正好于1930年在清远飞霞洞建立。

    1947年先天道在斗门墟建立了正觉堂(庵堂)并开展活动。先天道分布较散,在新会、斗门9乡1镇,设道首5名(正印1名,天印4名)。解放前,斗门先天道受九区梁渭祥(乾务人,土匪恶霸头子)、梁卓信(斗门人)直接控制,因他们的老婆均入道,且居主导地位。

    道徒入道要分期缴交白银。入道后每人发一个无字佛,每月逢三吃斋。先天道在斗门道徒不多,约十余人。

    1953年6月,斗门先天道因受梁渭祥老婆等人的控制,参与非法活动,被中山县人民政府依法取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