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 井

陈国齐撰文、区博物馆提供照片 点击率:1637

古 井---从瓦埕打水到自来水

    过去,村里有几口古井,均衡地分布在村的巷子里。每口井的外形各异,井口有正方形的,有六角形的,有圆形的,但都是由花岗岩石块砌成。

    人们肩挑一对瓦埕,有穿木屐的,有打赤脚的,互相打着招呼,向井里走来,并自觉地排起队等待。一条十几米长的竹槁,在其一头的下端两边,分别凿开一个孔,两个孔位置对称而上下高低不同,用一条仅尺长的长方形木条由那边孔高的地方斜斜的向对方孔低的地方插下去,形成近似“卜”字形,这就是用来吊水的工具。斗门称这种工具为“井梗”。先用长长的竹槁插进瓦埕口,然后用“井梗”从竹槁孔高的一边斜插进埕口,这样瓦埕就可以牢牢地固在竹槁上了。双手把竹槁提起瓦埕往井里水面一揿,埕里的汽泡咕冬冬地叫着往外逃跑,水则从埕口拥进去占领阵地。吭古井(区博物馆).jpg唷吭唷几声,双手不停地猛用力拔槁子,一瓦埕水就满满的吊上来了。每个灌满水的瓦埕,小的十几斤,大的几十斤,没有大人在旁边,小孩子是不敢也不能用这种工具吊水的。纵使是大人,有时也会失手,一不小心,瓦埕往井边的石头上一撞,“乒砰”“嘶沙”两声,埕破水喷,玩完了。两埕水满满的放在地面上,母亲便用类似刚才吊水用的竹槁模样的树条吊起埕子;这根树条尺把长,长方体,造得很精细,一端吊着水埕,另一端开有一孔穿着麻绳,麻绳系在担挑上。往肩上一挑,前后吊着的两埕水像两个圆圆的灯笼。在晨雾中,街上、巷里,影影绰绰地飘着这样的灯笼,穿梭着勤快的挑水者,还伴着得得脆响的木屐声、亲切的问候声,这情景,这音响,便构成了一台生动的活剧,揭开了乡村一天生活的序幕。

    以后,也许是瓦埕太笨重,又容易摔破,木桶取代了瓦埕,尼龙绳替换了麻绳,紧接着铁皮桶又取代了木桶,竹槁此类吊水工具进了历史博物馆,永远退休了。后来,人们用木桶或铁皮桶做公共吊水工具,既方便又卫生。再后来,为省钱而又耐用,人们就用一个废弃的篮球,割掉一小半,留下的大半用粗铁丝和尼龙绳结扎成吊水工具。

    天旱季节,井水少了,几位年轻力壮的小伙子自动下井,干起义务清洁工来。去淤泥,除杂物,然后小心放养几尾鱼。鱼儿是安全测试剂,万万少不得,倘若它们无端死亡,这井水就不能使用了。

    盛暑的时候,井边很是热闹,在夜色笼罩下,男人们脱得赤条条,只穿小小的裤衩,边谈天说地边一桶一桶的把凉水直往头上倾,随着沙沙而下的水声,一天的烦恼和劳累都仿佛被井水驱逐得无影无踪了。

    一天,巷里来了几个人,自称能给人安装吸水泵。一条长的铁管插进地里,在地面上装上一个圆柱形铁筒及摇杆等,就成了人工吸水泵了。很多人在自家门口或厨房的地上装上这个东西,抓着摇把上下用力摇动,水就哗哗而下了。

人工水泵虽然方便又省力,然而它赶不上滚滚潮流了。洗衣机需喝水,热水器要输液,……自来水不得不应潮流而生。乡村家家用上自来水,摇把水泵也只得退休了,热闹的水井平静了,被冷落了,废弃了,成了历史陈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