斗门蟛蟹大出海

梁少华撰文、朱泽辉摄影 点击率:2296

    富饶美丽的珠江三角洲有许多神奇的自然现象。禾虫大出水,蟛蟹大出海,田鼠大逃亡都发生在不同的季节。

 

斗门蟛蟹大出海(朱泽辉).jpg

 

    蟛蟹又称蟛蚏,属于浅水甲壳类动物,形状似海蟹但比海蟹小。八爪双螯,横行霸道。甲壳长度4至5厘米,每只最重不足30克。唐代大诗人白居易在《和微之春日投简明洞天五十韵》中,曾以“乡味珍蟛蚏,时鲜贵鹧鸪”来形容蟛蟹的独特风味。

    蟛蟹多分布在大沙田的围内耕作区,繁殖力相当强,它同蟛蜞、田鼠一样不停地伤害禾苗庄稼、损毁田埂堤岸,对农业生产和水利设施造成不同程度的损害,因而成为庄稼人的公敌。由于珠江三角洲地区蟛蟹太多,庄稼人唯有“取其蟹羔作美餐,弃其残躯作肥料”。

    过去每逢农历六月十二日,便是蟛蟹大举出海的高峰期,但由于近几年全球气候反常,天热得早,农历四五月份已陆续有蟛蟹出海,但最多的还是农历六月份。据说因为大沙田区围内水浅,蟛蟹难耐夏日的酷热高温,故倾巢而出游向大海避难。其实,大海并无蟛蟹筑巢栖身之所,它们唯有沉溺海底,葬身鱼肚。但是,一直以来为什么蟛蟹选择在农历六月十二日出海,始终是个谜,农民们的解释很简单:六月十二日是天下蟛蟹的大灾之日,农民用辛勤汗水种下的水稻即将开镰,蟛蟹不走,天理难容。那时,但见水乡的围基上,座座明窦尽情排水,黑压压的蟛蟹在纵横交错的河涌上若隐若现,顺着急流挣扎着游向大海。那些赤脚卷袖的农民兄弟,冒雨撑出一叶叶轻舟,不停地用抄网竞捞着游动的蟛蟹,有的还索性在急流中布下尼龙蟹网,以便捕获更多的蟛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