忠孝义士——赵若梓

赵承华撰文、区博物馆提提照片 点击率:1924

    南门赵氏祖祠(菉猗堂)后殿横梁上悬挂着一块“忠孝义士”牌匾,是在一九九六年祖祠重修时重新建造的。而从祖祠始建到上世纪五十年代末的几百年里悬挂的牌匾有许多已破损,它们现存放在前殿右边小房子里。“忠孝义士”见证了七百多年前宋元海战的历史,也见证了斗门赵氏先祖赵若梓等众弟兄抵抗外族入侵,体现出民族的凝聚力与高尚的爱国主义精神。

    若梓原名道孙,字用樟,号平冈。宋魏王匡美十传,斗门赵氏三世祖,始祖怿夫之孙。生于宋理宗宝礻右 四年(1256)丙辰正月十四日酉时。

    南宋景炎元年(1277)丁丑,端宗皇赵是自潮州南幸至香山,驻跸沙涌马南宝家,若梓与二兄若桃(时为28岁),五弟若榉(时为15岁)等,召募潮居里数百名义勇赴沙涌勤王。时为礼部侍郎的陆秀夫特令若梓归隐黄杨山下大赤坎以存宗祀,并由端宗皇敕赐“忠孝义士”号;授若桃为承直郎、礼兵部驾阁都督府干办公事、福建道招抚司参议;擢若榉为武翼大夫、广东南路兵马钤辖。宋亡后,元贼张弘范欲屠潮居里。若梓、若榉兄弟挺身而出,以一乡民命为请,使潮居里三百家赖以幸存。

    南门赵氏七世祖赵隆在建“赵氏祖祠”(菉猗堂)时,在后殿立了由新会明代书法家陈白沙书的“忠孝义士”牌匾,以表若梓之德。而菉猗堂则以其悠久的历史、独特的建筑风格及其深沉的历史文化与若梓爱国爱乡的民族精神,永远铭刻于族人心中。

    斗门《赵氏族谱》称:端宗景炎元年丁丑王师航海,公兄弟俱出勤王,丞相陆秀夫特令公归以存宗祀,敕赐“忠孝义士”。在清康熙十八年已未十二月念四重修墓碑时,由广西梧州府进士余玉成题撰墓志铭:“……景炎丁丑,王师航海,帝驾香山,公兄弟招募义勇以勤王,公抱祭器入山以存宗祀。崖海败迹,元虏欲屠潮居,公以民命为请乡人得活……在葭乎又何敢辞僭,砌数言以为公表。”

 

忠孝义士—赵若梓(区博物馆).jpg

 

    铭曰:“拥黄杨之竣高兮,其色苍苍;襟三门之潆洄兮,其流汤汤;存俎豆以远处兮,其识深长;保苍生以安全兮,其德昭彰。卜归藏之得所兮,其神不忘;荫后代以千亿兮,其裔弥昌。” 

    若梓终于元大德三年(1299)己亥二月初六日巳时,行年四十四岁。元延礻右 七年(1320)庚申十二月廿日葬于潮居里大赤坎,土名新鉴庵山,丑艮向。清康熙十八年(1679)十二月二十四日重修。三百多年后的一九九八年戊寅九月,由大赤坎、南门两房赵氏族人重修。墓碑为花岗岩质,楷书阴刻碑文:宋处士平冈赵公墓。

    生二子一女,长子嗣?,次子嗣焕;一女锦绣,适香山南门杨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