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仔王的传说

邝金鼻记录整理、梁振添插图 点击率:5489

    斗门县斗门镇斗门村后山以前有个龙归寺,寺里面供奉牛仔王的神像。这牛仔王是斗门村一个放牛仔,神通广大,县内县外都流传着他的神话故事。

牛仔王瘤

    牛仔王小时候是个淘气包。

    一天,姐姐叫他磨谷。他磨呀磨呀,突然放开手来,来个“金鸡独立”,用一只脚推磨,一边推一边哈哈大笑。

    姐姐忍不住,拔起推磨木档打他。牛仔王的额头挨了一下,登时起了个大肉包。

    无论敷什么药,这个肉包也不消肿,永远留在牛仔王的额头上。自此,谁额头跌个或打起个肉包,斗门人便说起了个牛仔王瘤。

牛仔王脚印

    离斗门村不远有个松山村。村背后有座小山,山顶有块丈多长的长石,伸出山嘴。这石叫龙岩,岩面很平。牛仔王很喜欢到这里放牛,爬上石头盘坐。

    姐姐嫁到新会县梅阁乡后,牛仔王很想姐姐,常常站在龙岩上向远远的北边呆呆地望着,看姐姐有没有渡河过来探望他。日日望呀天天望,久而久之,龙岩被牛仔王踩出两个深深的脚印。

dou7.jpg    人们叫这对脚印做“牛仔王脚印”现在,还留在龙岩石面上哩。

牛圈地

    一年五月五,家家户户吃粽子。姐姐不知是什么原因,端午佳节也不来探他,孤零零的牛仔王只有咽口水。

    这天,他又背着葵篷把牛赶去松山放牧。可来到王保山村口,他就停了下来,想到梅阁去探望姐姐。他怕牛跑掉,便牵到一块草地上,用赶牛竹竿划一个圆圈,把牛圈起来。

    牛乖乖地在圈里吃草,一步也不出圈外。更奇怪的是圈内的青草啮了又长,吃了又冒,怎么也吃不完。

    从此,王保山村口这块草地,叫做“牛圈地”。

葵篷渡河

    牛仔王把牛圈住,便匆匆上路。来到南门涌口,他把背上的葵篷摘下来,翻过来放在水面上当船。

牛仔王坐上了葵篷,用赶牛竹竿猛划,划呀划呀,转眼就渡过了虎跳门水道,到了梅阁埗头。

水眼田

    一年天旱,牛仔王赶牛来到王保山树林边,见稻田干得裂成一块块,农民个个愁眉苦脸。于是,他走下路边一块稻田里,用赶牛竹竿在四个田角各钻一个眼孔。第四个眼孔一钻好,四个眼孔立即一齐涌清凉凉的泉水,分别流到一块块干旱的稻田里去。转眼间,这里旱得快冒烟的焦土,一片春水荡漾。

    此后,人们叫这块田做“水眼田”。

登仙石

    后来,牛仔王在龙岩坐化。他吃剩的半截粽子,爬满着蚂蚁,他的白狗吃了,也跟着死去。

    据说牛仔王死后,成了个腾云驾雾、呼风唤雨的神仙。他的赶牛竹竿变成青龙,白狗也变成白虎,左右跟随着他。于是,人们在他家乡——斗门村后山建一座龙归寺,供奉他的金身。龙岩也改叫“登仙石”。

晒金身

    据说,龙归寺的牛仔王金身,里头有他的骸骨,很灵。所以斗门有句谚语叫“牛仔王直报”。

    一年天时,某乡将牛仔王迎去设坛求雨,却换了个假的送回来。假神像外形跟真的一模一样,谁也看不出来。夜里,牛仔王托梦龙归寺的和尚,说某乡偷换了他的金身,并教他取回的办法。

    和尚依计行事,把假神像搬回某乡,要他们把庙里的牛仔王神像抬出来,一起放在日头下晒,说真神像是会冒汗的,不冒汗便是假的。才晒不久,被偷换去的神像果真在流汗。